一、政策叠加,助推工软产业加速发展
这一年,工业软件相关政策纷至沓来,将工业软件作为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同。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将中试验证作为有力抓手,加快推动国产工业软件自立自强。 01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中国**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
【评论】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为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工业软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加快其自主研发进程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已成为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必然选择。 022.国家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
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文中指出,到2027年,完成约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台套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任务。推动航空、船舶、石化、钢铁、汽车、装备、轨道交通、电子等重点行业及模具等重点领域企业全面更新换代工业软件。鼓励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提供典型应用场景和试验环境,建设工业软件中试验证平台,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中试技术规则和标准,推动初步成熟的工业软件加快完成中试验证。鼓励工业企业优先选取非关键工序、非重要零部件场景开展更新换代,并逐步在关键工序和零部件场景中扩大应用范围。
【评论】《指南》强调到2027年完成约200万套工业软件的更新换代,这将极大地推动工业软件技术进步和应用普及。通过鼓励龙头企业提供典型应用场景和试验环境,建设中试验证平台,可以加速工业软件从“可用”向“好用”的跃进;此外,优先在非关键、非重要场景中更新换代,再逐步扩展到关键、重要场景,有助于降低应用风险,确保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3地方政策:湖北、重庆等省市出台工业软件专项政策
2024年,多地持续加强工业软件创新发展部署,发布多项鼓励政策措施。6月5日,湖北省发布《湖北省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年-2026年)》,提出锚定“一核两极”(武汉及襄阳、宜昌),打造产学研用集群式成果攻关、一站式适配验证、链式场景应用的发展模式。7月18日,重庆市经信委发布《重庆市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规划了2025年、2027年两阶段发展目标,从外引进、本地孵化,加快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产品和服务体系,完善产业创新生态。
【评论】各省市出台专项政策,引导地方工业软件产业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以适配验证为抓手,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同时,吸引国内外优秀工业软件企业,培育本地优势企业,展示了地方政府积极开放的发展态度,在工业软件产业规划布局方面具有前瞻性,在打造工业软件创新发展高地方面具有决心和意志。
二、融合创新,促进国产软件突围破局
这一年,我国工业软件企业持续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布系列自主工业软件产品,积极探索细分领域融合、数实融合等发展新路,让新技术、新模式赋能产品创新发展。
04核心产品:中船海舟正式发布了珊瑚Marine 2.0、虎魄PLM 2.0、海星Foundation 1.0等产品
12月20日,中国船舶集团海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多款产品。珊瑚Marine 2.0是一款覆盖船舶总体、结构、舾装全专业及总体设计到生产设计全流程解决方案的产品,实现了CAD/CAE一体化设计。虎魄PLM 2.0提供船舶总体与配套机电领域的实践方案,为用户提供从设计到管理的数字化支持。海星共性基础平台包括海星Graphics图形平台和海星Inframe管理平台,Graphics平台提供几何造型基本功能、三维标注、图形显示与编辑等通用功能,支持跨系统调用与协同开发;Inframe平台提供信息提取、交换和处理服务,确保平台内信息流的高效协调与运行。海星Foundation 1.0是工业软件研发的数字底座,核心能力是通过高度集成的信息共享和统一的数据结构模型,提升软件研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成本。SG几何内核展现了中船海舟在几何建模与拓扑计算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
【评论】去年12月,中船海舟进行了首次产品发布——国产三维设计软件珊瑚Marine1.0、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虎魄PLM1.0,今年6月,正式启用海星Foundation数字底座。在过去的一年中,中船海舟与生态伙伴密切合作,通过工程应用积累实践经验、协同推进软件产品迭代升级,并最终发布了本次的新一代系列产品,为我国船舶领域工业软件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05领域融合:合见工软与索辰科技携手共建“国产系统级多物理场协同仿真”解决方案
5月15日消息,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将携手共建集成化的电子产品EDA&CAE协同解决方案,对系统级电子产品进行设计、仿真和优化。该方案将实现系统设计和CAE仿真的融合,同时,通过集成化的解决方案,以及生态系统的支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加速电子产品实现。
【评论】今年年初,新思科技作为EDA巨头,收购了CAE巨头Ansys,旨在通过技术、业务和资源的互补整合,助推新思科技“从芯片到系统”的发展战略,也反映了当前EDA和CAE走向融合的趋势。本次国内EDA企业合见工软与CAE企业索辰科技的合作,同样整合了各自在系统产品电子设计及工程仿真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优势,是EDA设计工具与CAE工业仿真的融合创新,致力于推出联合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设计&仿真协同的问题。 06数实融合:瑞风协同发布装备数智试验平台DTP2024
5月22日,北京瑞风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虚实融合的装备数智试验平台DTP2024(简称“DTP”)。DTP,以“1+2+4+N”1个平台2个体系4个赋能N款成熟的CAT、CAE工具软件组合为支撑,填补了国内数字化试验高端工具链的空白,对提高科研试验效率、降低试验风险、加快积累复用试验数据资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并打造了集“产业链+产品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为一体的“五链合一”生态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试验产品和服务。
【评论】装备数字化试验对于装备数字化建设来说意义重大、不可或缺。DTP2024是瑞风协同与客户、同行携手,凝聚产业链上下游优势力量,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关多年推出的成果,对于推动我国装备数字化试验创新发展、加速高端装备研制、以及加快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培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应用为要,驱动自主产品打磨升级
这一年,通过举办大型国产工业软件应用赛事、在实际业务中切换国产工业软件、鼓励制造业企业开放典型应用场景等多种方式,为国产工业软件创造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以创新应用促加速发展。 07以赛促用:第二届大型工业软件“春雷大赛”成功举办
11月12日,2024第二届大型工业软件“春雷大赛”在武汉**落幕。大赛在国家有关部委指导下,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一设计部等单位共同举办,来自90所高校的228支团队报名。大赛通过初赛、决赛两轮激烈角逐,经院士、相关单位总师等专家评审、打分,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和三等奖4名。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的方式,激发广大学子的创新热情,促进了校企合作与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国产工业软件的推广应用,展现了国产工业软件发展的蓬勃生机。
【评论】“春雷大赛”搭建了国产工业软件应用比拼平台,通过主题竞赛的形式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的创新热情,促进了校企合作与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用各方深入合作交流。同时,营造了国产工业软件竞相发展、服务行业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国产工业软件的推广应用。
08产品切换:中核集团核智枢ERP业务切换正式启动 开创核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局面
6月17日,中核集团核智枢ERP实验局业务切换正式启动,开创核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局面。针对集团公司下一步工作,会议指出,要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科技研发转型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集团公司管理变革;要把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硬指标,压实各级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责任,形成数字化转型鲜明导向;要按照“整体·协同”年工作部署,下定决心、坚定信心、保持恒心,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涵,全速推进数字核工业建设。
【评论】中核集团ERP项目团队打硬仗攻难关、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取得关键进展。核智枢ERP实现实验局业务切换,对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具有标志性意义,是集团公司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09场景征集:武汉市、苏州市推动工业软件应用场景开放
5月6日,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征集武汉市工业领域工业软件典型应用场景的通知》,面向钢铁、石油、化工、纺织、食品、高端装备、光电子信息、汽车、生命健康、能源、电力等重点工业领域,征集一批集成应用工业软件的典型应用场景。3月5日、6月4日、8月19日、10月24日,在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下,苏州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分别组织开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2025年第一批苏州市工业软件应用创新场景开放项目建设申报工作,项目指由制造业企业开放应用场景,联合工业软件企业以自主可控工业软件为核心的工业软件应用创新项目,根据项目完成情况给予不同程度补助。
【评论】工业软件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应用的支撑,成熟好用的工业软件产品必然经历了大量应用场景的反复磨炼。今年以来,武汉市、苏州市等多个地区立足自身优势的工业领域,通过鼓励制造业企业开放应用场景,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在工业应用场景中不断迭代优化、提升功能性能。
四、资本助力,推动产业资源加速整合
这一年,Synopsys收购Ansys、西门子收购Altair等领域内重磅跨界并购事件频发,产业融合并购的热潮不断翻涌,与此同时,我国工业软件企业也积极借助资本力量,寻求技术产品的快速补充、业务空间的全新拓展。
10战略融资:云道智造完成7亿元战略融资
3月1日消息,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轮7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由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和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公司联合领投。目前,云道智造自主研发的通用多物理场仿真PaaS平台伏图,已在热力学引擎打造方面取得关键性进展,伏图电子散热软件已在国内电子通信龙头企业、芯片企业等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充实研发力量,持续打磨产品,加强生态构建。
【评论】当前,CAE行业发展正在步入平台化、一体化的新阶段,同时行业内并购整合持续加速。云道智造作为CAE领域的根基型、平台型企业,正在以PaaS平台模式推动行业创新变革。本次融资将在自主CAE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商业化应用等方面为公司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11战略整合:同元软控全资收购武汉创景可视技术有限公司
8月22日消息,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对武汉创景可视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创景可视”)100%股权的战略收购。创景可视是虚拟仿真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在装备仿真训练、在线虚拟教学和虚拟工厂三大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创景可视加入后,其自研的3D引擎与完整的3D可视化解决方案能力,将助推MWORKS在几何建模、场景仿真以及前后处理增强等方面取得突破。
【评论】MWORKS是同元软控基于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趋势,推出的新一代、自主可控的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平台。此次收购将进一步增强MWORKS的功能性能,通过整合双方的技术和资源,共同打造更加完善的数字样机与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助推公司装备数智化战略实现大步发展。
12技术整合:索辰科技收购WIPL-D软件源代码、收购麦思捷
10月2日消息,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索辰科技”)与WIPL-D d.o.o.公司正式签约,收购WIPL-D软件产品全套源代码,成为WIPL-D软件产品亚太地区唯一所有权人。WIPL-D是三维电磁仿真设计的首选工具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电力、电子、半导体、计算机、通信等多个领域。12月2日消息,索辰科技与宁波麦思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麦思捷”)正式签约,购买麦思捷的55%股权,并将麦思捷旗下产品和技术纳入公司现有及未来的产品规划。麦思捷具有领先的海洋及大气复杂环境、船舶及海洋工程技术及产品,本次交易完成后,麦思捷将正式成为索辰科技控股的公司。
【评论】过去一年,索辰科技积极参与收并购整合,通过收购WIPL-D软件源代码、麦思捷,分别从不同领域补充完善自身技术体系和产品线,提升了公司在相关行业的业务拓展能力和CAE软件领域的核心技术及研发实力,通过资源、人力、资本的进一步整合,助力公司在CAE领域开辟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五、区域共建,助力产业生态多点开花
这一年,工业软件生态创新活力激越澎湃,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向地方集聚,持续释放生态红利,载体、金融、人才等资源的配置更加完善,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通过加强供需对接、研用互促,以行业应用场景和实际需求,带动工业软件技术链条不断迭代升级,推动产业向协同化、高端化发展。
13区域联动:“高端工业软件创新发展领航计划”在武汉、南京、浙江等地成功举办系列活动
2024年,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高端工业软件创新发展领航计划”成功举办工业软件创新发展系列活动。6月14日,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办,中心、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的第二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武汉举行,期间举办的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分会就我国工业软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业应用场景牵引、开放协同产业生态等焦点问题展开讨论。6月24日,2024南京软件大会暨工业软件供需大会在南京市隆重召开,期间航空工业软件供需对接活动顺利举办,面向我国航空装备数字化研发需求,共同探索我国航空工业软件发展路径与模式。9月24日,中心联合浙江省工业软件产业技术联盟成功举办“高端工业软件创新发展领航计划——走进浙江”活动,围绕工业软件中试平台、工业软件赋能数字化转型、工业软件一体化等议题研讨,研判高端工业软件发展最新成果与趋势,共商工业软件生态建设。
【评论】“高端工业软件创新发展领航计划”举办的系列活动汇聚了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用户单位及第三方机构等单位,促进了区域联动、合作开放、供需对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未来将持续与各方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助力工业软件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
14创新载体:苏州、广州、济南等地相继成立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
今年以来,多地成立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汇集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打造集成果展示、资源共享、技术及应用场景孵化、人才培育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壮大工业软件生态。1月27日,苏州市人民政府指导成立苏州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该中心拟采取了“平台公司+行业联盟”运营模式,推动细分领域工业软件优秀综合解决方案落地。8月29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天河区人民政府共同指导成立广州市工业软件应用推广中心,为制造业企业和工业软件企业交流的平台,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并选择合适的工业软件。12月22日,济南市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华天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济南工业软件研究院,围绕“一核四链”战略,与工业软件“链主”企业开展协同攻关,加快行业推广、生态创新建设。
【评论】各地政府积极推动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成立,整合多方资源,打造成果展示、资源共享、技术孵化、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平台,对推动工业软件生态创新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这些创新中心,工业软件企业能够更好地与制造业企业对接,在细分领域实现技术与需求的精准匹配,加速工业软件的落地应用。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软件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业软件相关战略规划,联合政、产、学、研、用、金、服各界主体,开展工业软件政策支撑、标准建设、测评服务、行业研究、投融资咨询、会展赛事等工作,助力我国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田莉娟 张卓伦 转载自:CIC软件视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