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分享

谁是“工业软件奢侈品”?CAD云架构,哪一种才是最优解

479 0
2024-3-29 19:05:46 交流分享|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三维CAD的“端+云”架构是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事儿,今天就围绕“端+云”这个架构来详细聊聊。


关于三维CAD上云的必要性,这里讲个真实发生的事儿给大家听。

其实关于工业软件上云与不上云的争论,一直存在。业内比较知名的是:早在2006年,谷歌提出云计算的时候,甲骨文的掌门人说:计算机产业可能是比时尚行业更追求市场的地方了,大家都在说些啥阿,云计算是什么东西,全都是胡扯,是瞎抓,这种**行为什么时候可以停止。

过嘴瘾有多爽,打脸就有多疼。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当甲骨文意识到云计算是新一轮的风口后,就迫不及待地上车了,到目前为止,已经是全球头部地云计算服务商了。

所以说,让**飞一会儿,请时间来检验。现在急赤白脸地去争也没啥实际意义。

要聊“三维CAD云架构的事儿”,认可三维CAD上云是前提!

为什么要做云化?

比如我现在写word,很多资源其实是闲置的,一个最低配置的都拉得动,如果我在玩英雄联盟,那一万块钱买回来的主机说不定也会卡顿,发烧。

这个供需关系其实和传统制造业的真实情况是一样的,业务好的时候,算力不够用,业务不好的时候,不光人摸鱼,连机器也在摸鱼。

这个云技术的第一优势就出来了,可以弹性选取,用的多的时候,就多花钱,用的少的时候,就少花钱,整体算下来,就能让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时成本大幅度下降。

更进一步,对于工业软件的研发厂商,比如国内的二维CAD中望、三维CAD新迪数字来说,“云技术”可以把很多原本需要自己藏在地下室机房的东西都虚拟化。

到时候计算什么的都在云上进行,对自己手上终端的要求就很低了,类似于有了个水厂,咱们在家就不需要挖井,只需要有个水龙头就行。

其实严格来讲,云化和上云是两回事儿。上云,是指上公有云,上私有云,不叫上云,叫云化!

在这里还有一对名词:叫“云部署”和“云架构”。简单总结来说,部署越灵活越好,架构兼容性越强、越稳固越好。

按照云端部署的方式,可以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后来又出了一个新名词叫:边缘云。下面的解释是粘贴来的,请大家脑补理解。

公有云:一般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用户在internet上直接使用的云服务,服务商为所有用户提供弹性计算或其他的内存、资源和宽带等服务,公有云最大的价值是以低廉的费用,提供极具吸引力的算力或资源服务给最终用户。

私有云:是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最有效的控制,私有云可部署在企业防火墙内,或设置在一个安全的主机托管场所,私有云极大的保证了数据和企业信息的安全性,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或机构开始构建自己的私有云。私有云的限制主要为基础设施,对于公司或机构的实力和规模有一定要求。

混合云:顾名思义就是集成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一种云类型,即企业或用户寄希望于私有云的安全性,有希望具有公有云的顶级算力和服务,混合云用户想做的事有以下几点:

如果按照云架构来分的话,可以分成这样3种:

第一是IT架构,其实就是计算,网络,存储。这是云架构师的基本功,也是最传统的云架构师应该首先掌握的部分,良好设计的IT架构,可以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减轻运维负担。数据中心,虚拟化,云平台,容器平台都属于IT架构的范畴。

第二是应用架构,随着应用从传统应用向互联网应用转型,仅仅提高资源层面的弹性还不够,常常会出现创建了大批机器,仍然撑不住高并发流量。因而基于微服务的互联网架构,越来越成为云架构师所必需的技能。良好设计的应用架构,可以实现快速迭代和高并发。

第三是数据架构,数据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资产,在做互联网化转型的同时,往往进行的也是数字化转型,并有战略的进行数据收集,这就需要云架构师同时又大数据思维。

我们这里聊的三维CAD的“端+云”架构,主要聊的是第二个:应用架构。

经常用三维CAD的工程师应该都体会过,设计1小时,卡顿30分的情况。这种糟心事儿,和做PPT电脑蓝屏是一种体验,撞墙的心思都有。

冷静之后,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问题引发了这样的卡顿和崩溃。

道理很简单,就是算力不够了。传统的电脑或笔记本在运行像三维CAD这种复杂应用的时候,不光是CPU和GPU在燃烧,连散热器都在燃烧。

后来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出现了图形工作站。就是特工电影中,像一个手提箱的电脑。但是这种电脑不仅又沉又重不方便携带,而且还巨贵。

对于我国一些亟待转型的传统型制造企业,图形工作站是一种“工业软件奢侈品”。那怎么办?

于是国内一些工业软件提出CAD云端化,即使用公有云的强算力来解决电脑硬件性能不足的问题,用远程虚拟服务来提供便捷性。

但是“CAD纯云化”不是万能的。公有云在上面的解释也提到了,是许多人都在使用的。一些公有云的服务商,不可能把所有算力资源分配给你一家。

所以很多使用云端CAD的人,同样还是出现卡顿的情况。这个时候,一种新的提法就出现了“端+云”。

新迪数字的天工云CAD,在2023上半年的发布会上提出了这个概念,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解决方案,觉着新鲜,了解了一下。

所谓的“端+云”,其实就是兼顾了云端算力和本地的算力,当你的电脑打开天工云CAD的时候,如果电脑的算力不足的情况,此时天工云CAD会调动云端算力来支持。

如果云端算力出现紧张,本地算力有余力地情况时,天工云CAD又会调配本地算力加入进来。

有一种“互相支援,彼此配合”的感觉。

我之前试用过天工云CAD,的确没出现明显的卡顿现象,可能就是这个“端+云”的架构排上了用场吧。

其实关于云架构,我相信三维CAD行业未来还会有新的解决方案,但不管如何变化,只要能让我们这些工程师少加点儿班的功能,就是好产品。

评论(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客服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