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分享

为什么说工业软件失去了黄金30年?

431 0
2024-3-29 15:47:58 交流分享|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起工业软件很多行外人没有概念,大众普遍的印象是芯片才是大国抗衡NO.1!


NO NO NO!工业软件重要性不亚于芯片,很多懂行的人把工业软件称作是让现代工业顺利运转的“魔法”。工业软件应用极其广泛,大到你出门坐的飞机,小到你手机里的一个小零件,都离不开它。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工业领域的“皇冠”,以及“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工业软件已经渗透和应用到工业领域的几乎所有核心环节。

然而当前国内的工业软件市场几乎都被达索、西门子、PTC这些国际巨头垄断,在这些一线的工业软件厂商里,竟然没有一家是中国的?中国是一个工业大国,但却没有拿得出手的工业软件,这不得不让人感慨。

今天就和大家唠一唠中国工业软件曾经落后的整整30年。

话说,我们的工业软件不是没有闪光时刻的!上世纪80年代,“863计划”的提出,使得中国人慢慢了解到工业软件,之后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工业软件正式进入各大高校和社会,其中包括大家所熟知到CAD制图软件。

863 计划催生本土 CAD企业诞生,早期国产工业软件市占率曾达 25%,个别专项领域曾达到 45%左右。

在此情况下,国家科技部联合中科院、C9高校联盟、航天科技院等机构共同研究属于中国自己的工业软件,同时起步的还有中国半导体产业,因为半导体与工业软件连接紧密,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随着国家对于工业软件研发设计的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转到了三维CAD领域,但在当时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年代,许多人认为花费巨大资金投入到研究CAD,完全是在浪费时间。这种意见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至于对于三维CAD的研发补助开始减少,直至最后完全消除。

此外,由于外资“绑定科研机构”和“放任盗版”降维打击,进入 90 年代以来,中国本土的 CAD 厂商却遭遇了“内忧外患”导致日益难以为继。中国工业软件因为失去了飞速发展的黄金30年。

究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其实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计算机时代,加入WTO后,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重视,很多国外的软件技术被盗用,导致了中国的工业软件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此外,中国的工业软件行业发展初期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很难形成规模效应,难以与国际市场竞争。

另外,一些企业过度依赖国外软件,忽视了自主研发的重要性,使得国内工业软件市场逐渐被国外企业所垄断。这些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存在着远高于市场规模的利润空间,而国内工业软件企业却难以在国外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这使得我国的工业软件市场一直被国外企业所掌控。

此外,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国外,政府对于工业软件产业的扶持切实可行,发放大量的资金、政策等支持,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在国内,由于政策支持不足,市场需求不足,使得工业软件从业者较少,难以形成产业规模效应。

说起来都是历史的眼泪啊,不过过去已经成为过去,执着于过去不会进步,放眼未来,我们得思考如何解决中国工业软件发展的滞后问题呢?

首先,需要政府的有效支持和激励。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补贴、减少税收等方式,刺激企业进行自主研发。这个方面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国家频频释放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工业软件加快国产替代。

其次,国内企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形成自己的市场份额。此外,应该鼓励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吸收国外企业的优势经验和技术,推进工业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像国内的新迪数字在这方面就觉醒地比较早,如果要从头做起,谈何容易,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如此。这家公司通过引进国际一流厂商的技术,消化吸收并实现自主创新,打造了国际水平的国产三维 CAD软件,并且也实现了落地应用。

总之,中国工业软件行业的发展已经失去了30年,但是我们不能将其视为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抓住机遇,加强创新,积极寻求改革和发展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中国工业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制造业的弯道超车。

我们深知生产一款软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要想短时间实现完美逆袭,可能性几乎为零。

作为一个在工业软件呆了十多年的从业者,我必须提醒大家冷静一点!!!一个合格的工业软件,需要复杂的计算机技术、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这一系列底层生态的建构,需要长期的巨大投入,因此国内工业软件的未来依旧任重而道远,但国内也不乏一些优秀的国产工业软件诞生。

现在国产三维CAD并没有在企业里广泛用起来,国产替代现在只是刚开始,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吾辈工业软件人任重而道远~

评论(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客服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